找到相关内容76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长乐佛教

    海滨,海中又有小岛列矗,组合成山、峰、石、溪、岛、礁珠联璧合的海滨景观。在此登山,近可欣赏苍松黛石,远可眺望帆影岛礁。山中平地和滨海丛林都可构筑度假别墅,山前线丘小湖和岛屿可以修建高级娱乐设施。  特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11162961.html
  • 论观音与西游故事

    南海。池侧有石天宫,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;其有愿 见菩萨者,不顾身命,厉水登山,忘其艰险。能达之者 ,盖亦寡矣。而山下居人祈心请见,或作自在天形,或 为涂灰外道,慰喻其人,果遂其愿。(注四十七) 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61063495.html
  • 禅的情趣与文人园林

    登山径行,忽云开见月,大啸一声,应澧阳东九十里许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五《药山惟俨禅师》)。李翱为此赠诗曰:“有时直上孤峰顶,月下披云啸一声。”李诗无疑表达了士大夫对禅家意趣的赞赏。在仕隐间摇晃时,苏轼想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963871.html
  •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(2)

    再上行,穿过一片竹林,可见大满禅师石塔。再由石塔上行,便是“讲经台”。台前临古寺,后依山峰,可以领悟到当时的听众能在自然景色中显露自性。由讲经台登山北上,可到白莲峰。上有白莲池筑于峰顶,相传为五祖手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163873.html
  • 禅对山水画形成的影响(2)

    一定的心理状态。清人毛祥麟曾写过《梦谈画理》一文,就怀疑这样的“梦”是否是真梦,他说:  岂是日登山宿僧舍遐想所涉而有是梦耶?抑余有负笈之思而感诸梦耶?  也就是说,说它是真梦可以,说它是假托亦可以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763878.html
  • 禅话

    在前,则万事皆毕。所有修行门径,如坐禅、守戒、诵经、礼佛、研教,乃至三贤十地、六度万行,无须修为,一切具足。譬如远客还乡,则必先结束诸事、筹费、治装、买舟、坐车、过关、宿栈、登山、渡水,如是等等,目的...

    方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763883.html
  • 不共加行

    、梦飞行、梦骑象、梦宝马、梦登山、梦登狮子座、梦人微妙宫殿、梦闻法、梦人白色帐幕、梦沐浴、都是净罪之相。但在平常也会有这些梦相,如风大盛,就可梦飞行,因不在诵咒修法时数次显现,就不足为证。  不过这些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3963936.html
  • 般若神韵诗--观色悟空

    憧憬的隐士生活。诗人此行是为斋僧而来,荒野的山乡气氛,同他对于“外缘都绝”的“苦节之僧”的仰慕之情也是融洽的。诗文中的“同游息心客”至“摄生驯兄虎”六句,是描写僧人的修行功夫和境界。诗人一路登山;渐渐地...不远,即在尘世之中,暗寓色空相即不离之意。三、四两联言登山的情意不尽,闲游的乐趣无穷。上承首联,下启现实和想象的情趣。在下文中,又引出莺、花、云、晖等景物的描写。春风吹拂,树枝摇曳,伸进门窗;黄莺栖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4964133.html
  • 河南云台山志:宗教篇(1)

    他所葬之地宁北山(即今天的云台山)列为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。  魏晋时期,在云台山一带活动着两位得道高人,他们就是和“竹林七贤”同时代的王烈和孙登。《神仙传》记载,王烈年338岁犹有少容,登山历险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1364863.html
  • 巴渝地区佛教发展述略(2)

    石头,临济、沩仰皆宗于马祖。天下丛林号为五家宗派。”(25)  巴县。“幽谷净满禅师,本浙江人。……贞元(785-805年)中,偶至缙云山下,……随欲登山诣崇教寺,居民曰:是寺年久无僧,……师戒行严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364952.html